(一)沿革
无机化学与物理化学教研室成立于2016年12月30日,前身为原化学教研室。现教研室主任为潘乔丹副教授,陆海峰副教授任秘书。现有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硕士3人;研究生导师4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具有高学历,年轻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教研室承担《医用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编订了反映《医用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所有课程均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逐步实现双语教学。
(二)科学研究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含重点学科),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西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化学》1项、广西重点学科《药物化学》1项,广西教育厅项目9项。获得教学改革项目23项,其中国家级“21世纪中国高等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之子课题2项、省部级项目9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民族医药教学团队1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项、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项、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3项、广西教学改革工程A类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92篇,其中,核心刊物150多篇,SCI 收录6篇。出版教材10多部,其中主编教材7部(全国规划教材6部)、副主编教材3部(全国规划教材2部)。出版专著12部,其中主编专著7部。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这些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教研室的学科建设。
(三)获奖情况
获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广西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1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基础化学》获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广西科技成果鉴定(登记)9项、百色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百色市科技创新奖三等奖2项、省级专业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4项、指导学生获第二届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世界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创新成果大赛奖以及自治区与市厅级竞赛奖等50多项,校级科研论文竞赛奖70多项。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广西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广西百色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广西高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