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学教研室是药学院六大科室之一,前身为附院药剂科内的药剂学与中药学教研室,于2012年重新整编并更名为中药学教研室。
(一)师资队伍
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5人,助教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师资学位结构: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详见下表)
姓名
|
职称/职务
|
最高学位
|
毕业院校
|
主讲课程
|
专职
|
滕立平
|
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
硕士
|
吉林农业大学
|
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与栽培学
|
专职
|
凌博
|
副教授
|
博士
|
重庆大学
|
中药药理学
|
专职
|
何国栋
|
讲师
|
在读博士
|
贵阳医学院
|
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临床中药学
|
专职
|
赵秋华
|
讲师
|
硕士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中药药剂学/中药调剂技术
|
专职
|
黄幼异
|
讲师
|
硕士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临床中药学/方剂学
|
专职
|
张忠伟
|
讲师
|
硕士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技术
|
专职
|
梁威
|
讲师
|
硕士
|
广东药科大学
|
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技术/生药学
|
专职
|
关水清
|
助教/
教学秘书
|
硕士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海洋中药学/中药药膳学
|
专职
|
(二)课程设置
本科开设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生药学》、《中药资源与栽培学》。
专科开设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中药炮制技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技术》、《生药学》、《中药调剂技术》。
(三)特色介绍
1.重视教学: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本科主要课程中均开有综合设计性实验。
2.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科药用植物学课程中开展野外见习、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开展药厂见习活动。
3.注重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创新:通过对右江流域特色、丰富植物进行采收、鉴定、提取分离及药效研究等,为进一步开发右江流域地道药材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右江流域特色中草药的开发。
(四)科学研究
教研室积极开展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方向有:
(1)中药及民族药资源的开发研究。
(2)药用植物资源及天然活性成分研究。
(3)中药质量标准及炮制机理研究。
(4)中药药理及毒理学的研究。
(5)呼吸系统肿瘤的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
(6)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和生产。
(7)抗呼吸系统肿瘤药物的筛选研究。
(五)成果与获奖
教学成果:教研室成员先后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校级教改课题项目5项。主编国家公开出版教材2部;参编国家公开出版中药专著2部;主编校内实验讲义1本。
教学获奖: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获校级实验课竞赛三等奖3项;获第二、三届“中医药社杯”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优秀奖共4项;获第十六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评比优秀奖1项;获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获校级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1项;获校级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
科研成果:
教研室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厅级科研项目7项、校级科研项目8项。教研室成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科研获奖: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