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根据药学本科的办学定位及药学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药学本科生在知识、技能、方法及情感四个方面达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熟悉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点与类型;掌握常用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测定方法的原理与操作;掌握各类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以及鉴别方法;了解典型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方法以及生物合成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初步从事天然药物的生产和研究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国内外专业书籍和期刊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提高药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目标:
1.参与天然药物化学SPOC网络课程学习,培养线上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CBL教学学习典型天然产物成分的研究实例,举一反三,进而掌握各类活性成分的研究规律。
3.通过PBL教学,养成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概括和创新能力。
4.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学习撰写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的文献综述、进行基本的科研实验训练,适当了解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的重要进展,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情感目标:充分意识到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以及操作技能在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备用于钻研、善于合作、交流的协作意识。
二、授课教师(教学团队)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1
|
杨凤莲
|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
|
副教授
|
2
|
周忠波
|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
|
教授
|
3
|
韦贤
|
药学院/教务处
|
副教授
|
4
|
杨彩艳
|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
|
副教授
|
5
|
陆世惠
|
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教研室
|
高级实验师
|
三、课程内容及组织实施
教学内容:理论(线上25% + 线下35%)+实验(40%)
组织实施:该课程采用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的《天然药物化学》异步SPOC课程进行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课前自学和课后自测,同时线下教学通过雨课堂语音直播或现场授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师组织设计课堂;实验教学部分也通过网络下载或其他资源得来的实验视频放在SPOC课程平台上,为学生实验预习所用,课堂采用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训和评价,课堂采用提问的方式考查预习情况,课堂实时指导并通过实验操作表现、实验结果及实验分析报告等几方面指导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四、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成绩评定采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即“SPOC后台数据统计+雨课堂后台数据+期末考试+实验成绩”的方式进行评定,并根据学生情况赋予以上四项合适的比重。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度、自主学习成效及期考成绩。